本报讯 (记者郭冀川)5月20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介绍,2025年1月1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在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下成立港口码头分委会,秘书处落户中国。这是交通运输部首次提出并成功设立的ISO技术委员会,也是自ISO成立以来在全球范围内首个专注于港口码头标准化的技术机构。5月20日上午,港口码头分委会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港口码头分委会主席李义明介绍,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和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点,其标准的统一与协调直接影响全球物流链的效率和质量。建立ISO港口码头技术机构将促进全球港口码头在建设运营等各环节的高效协同与可持续发展。首先,统一的港口标准将减少技术壁垒,便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港口间的船舶、货物和信息流动,提高全球物流效率。其次,标准化的港口设施和作业流程,能够有效降低船舶在不同港口间的适应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此外,共同的标准框架为港口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基础,有利于打造全球港口协同发展网络。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介绍,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不断加强港口标准化工作,通过统一设施设备标准、规范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安全质量,为建设高效智能、安全绿色的一流港口筑牢根基,以标准化建设促进港口高技术创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进而为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发挥着基础和引领作用。针对港口安全生产关键环节和不同货物作业特点,发布港口作业安全要求等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效提升港口的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区块链技术应用、物流作业数据交换、电子单证应用、设备远程操控标准,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加速港口数字化转型;通过制定港口岸电应用、码头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绿色港口评价相关标准,有效降低港口的环境影响,推动港口绿色低碳转型。
徐文强说:“我们将认真贯彻履行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职责,以全球视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港口码头国际标准化,协调各国专家加快推动国际标准研究,促进港口码头国际标准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