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焦点

盘活信贷存量 有效支撑经济增长

本报记者 韩昱

见习记者 张芗逸

12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磊在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下一阶段,要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盘活存量、提升效能”与“要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表述,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应如何理解盘活存量资金的内涵和作用?未来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有哪些具体着力方向?《证券日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业内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释放“重视效能”信号

支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这些表述释放出‘重视效能’的信号,强调了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功能。不仅要重视货币投放的总量,而且要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预示着,我国将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来支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分析称,当前需要继续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方面,需要在总量上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通过适时降准、降息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引导融资成本下行;另一方面,更需要在结构上对金融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新旧动能转换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这说明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配置金融资源时,不仅要关注规模上是否有增量,也要考虑结构上的优化调整。未来在一些考核或者激励方面,可能更多关注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资金的投向。

事实上,近期盘活金融资源相关表述频频出现,凸显其重要性。10月末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明确要求;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到“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而在11月末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执行报告》)中,以专栏形式对盘活存量资金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阐释。

陆磊表示,我国货币信贷存量规模已经很大,要深入理解盘活增量资金的内涵和作用,充分发挥好闲置低效存量资金的作用,即使新增的货币信贷增长少一些,同样也能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其次,随着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回归本源,信贷投向会有相应的调整。

存量资金流通循环

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

“每年我国全部贷款当中的80%需要回收再投放。通过提高配置效率,这些存量的有效盘活与年度的新增量,都能够有效支撑经济增长。”陆磊表示。

《执行报告》的专栏文章提出,存量资金流通循环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不仅增量信贷能支持实体经济,盘活低效存量贷款也有助于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30万亿元,每年新增20万亿元左右。资金存量远大于每年的增量,并且存量贷款形成的企业资产、派生的货币资金,仍持续在经济循环中发挥作用。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信贷投放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在不断提升的。”明明表示,例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的余额同比增速均明显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正如明明所言,近年来,央行注重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2023年9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2%,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8%,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均明显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陆磊在发言中提到,以前投放比较多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信贷可能会有所下降,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量和占比都在明显上升。同时,未来直接融资占比也会上升,这会对贷款产生良性的替代效应,信贷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能势必明显改善。

明明表示,考虑到传统制造业、地产、基建等领域依然有庞大的存量,资金的使用效率未来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盘活资金存量可能有哪些大方向?范若滢认为,其中一方面是更多使用并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推动新增信贷投向重点领域;另一方面是鼓励商业银行在贷款自然到期或主动回收之后进行结构调整,让信贷投放领域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趋势更加匹配。

明明认为,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要求信贷结构“有增有减”。从“增”的方面来看,主要是持续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科技、绿色、小微、数字经济等;从“减”的方面来看,包括房地产行业的供需变化、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化解等。预计未来信贷规模的增速将会放缓,但融资结构将得到优化,一些新兴产业将会得到更多的融资支持,带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浏览:222
日期:2023-12-15来源:财经股市最新消息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